、宅
一个朋友曾经和我说过她的一个朋友的故事,一个性格开朗敢爱敢恨的女孩毕业后一直宅在家中断绝和门外面的一切联系直到门外面的世界也遗忘了和她的联系,一个破碎的小人儿用一道门保护自己不再破碎,一个简单的屏障却阻断了她所有的路。
这也是某人的故事。某人也曾经在家宅了半年多,很少理发很少换衣服很少说话很少笑,不出门找工作不出门见朋友不出门逛街不出门聚会...然后渐渐的手机上的电话短信越来越少,QQ不管隐不隐身也没人和你说话,起初是你想把世界挡在外面,最后却变成了世界把你驱逐出境。如果这算是一个梦想的话,其实梦想已经实现了,当初选择宅不就是因为不喜欢外面么,现在外面把你抛弃了不就是梦想实现了么?可,为什么还是不会笑呢。
最后某人打开了门。当然这不是什么励志故事,某人打开门也不代表着他得到了什么启示或救赎,只不过是生活还得继续而已,某人现在还是很喜欢宅,只不过宅的含义发生了些变化,不过依然很病态就对了...因为那道门依然存在,只不过不像从前关的那么严了。
、一个人
想要宅并不是宅的原因,想要一个人生活才是。当“认识的人越多,就越喜欢狗”变成了你的人生信条时,你选择了一个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打游戏一个人旅行,但一个人吃饭却是索然无味、一个人逛街变得漫无目的、一个人看电影只能自言自语、一个人打游戏P2永远没人加入、一个人旅行没人和你拍照留念。于是一个人的时候,宅在家中成了唯一的选择。
你在电视中看着别的世界,想象着自己去那里旅行了;在游戏中扮演另一个人,想象着你在那里生活了;在电影中看着happy ending,想象着自己在字幕结束后幸福的生活下去forever and ever。然后当你如往常一样熬过了一个“充实”的夜晚后在第二天午饭前醒来时,在睁开眼睛前你没有任何的期待,因为昨天的“生活”已经随着你的入睡死了,今天不是昨日的续集而是另外一个需要靠想象来填补的空洞,那种睁眼前的感觉是最让人绝望的,甚至让人不想睁眼。
你确信你希望一个人么,还是你连你自己也抛弃了,变成了一个只能从屏幕里感觉事物的另一个物种。
、感觉
《天水围》的这段对白我一直记得。
从前的你不是一个三无产品 ,你也会对周围的人和事有各种各样的感觉,但经历过某些事之后,你厌倦了焦虑、紧张、愤怒、嫉妒、悲伤、痛苦,之后你决定把门关上,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不过关上门的同时,开心、乐观、自信、享受、希望也一并消失。当然那道门不是说关就关那么简单,你还是会不受控制的感受到各种感觉,所以你进化出了新的技能,不再对自己的感觉有任何感觉,寂寞?高兴?悲伤?失落?期待?who cares?
一个人生活用不着语言和表情,情绪也被你自动忽略,从此你进化完全了,成了一个三无产品,虽然在二次元三无是萌属性,但你无法穿越到那儿去,在你的次元,三无成了你门上的锁,你不会因为高兴而把锁解开,也不会因为难过而把锁加固,锁就一直在那儿,和你的感觉一样没有一丝变化。
虽然你已经麻木,但你心中为什么还有着一丝期待呢,“究竟什么时候会有人敲门呢?”这也许成了你唯一有的感觉。
、门外的小榛子
这位朋友还说她的朋友曾经痴迷于《原来是美男》,不知道她看没看过信惠出演的另外一部剧—《邻家花美男》,如果她看了,她会发现从前的高美男变成了她,并且遇到了一个叫小榛子的人,她也许就会感觉到什么,内心会拥有更多的期待吧。
我们都在期待着那个属于自己的小榛子来敲门,来治疗我们、解救我们。我们很认真的在自己构建的城堡里生活,但渐渐的心却只剩下了一半,病入膏肓,行将就木,急需小榛子快点出现按响门铃,好给我们一个敞开大门的机会。等门打开后,心缺失的那一半就会被小榛子填补,三无也会被小榛子修复,从此幸福forever and ever 。
但小榛子毕竟只是个童话,也许你的小榛子在门外路过却没有敲门,或者只是你出现了幻听。但你不打开门的话,就永远也没有机会见到他/她了。不要把这一丝期待的感觉变成永久的等待,而是把它变成可以把锁解开的动力吧,毕竟我们喜欢一个人生活,那为什么不由我们自己把门打开呢?
也许开门这个动作难度太大,那么就抓住任何从门缝里飘进来的便签吧,这世上不可能人人都在乎你也不可能没有一个人在乎你,你只需经常看看你的门,如果有便签飘进来,就透过猫眼看看究竟是谁正在费力的把自己的心意塞进门缝,这应该能在你的心理承受范围内吧。你只需多看看,也许你运气好能直接看见小榛子,如果没有看见,也请把便签收好,让它们为你积攒开门的勇气吧。
以上写给朋友的朋友,也写给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