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爱浪漫 爱韩国电影 – Mtime时光网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24

献给经典的韩国电影《杀人回忆》:我哭,豺狼笑。。。

$
0
0

 

                     

 

     在80年代中期韩国的一个乡下小镇里,突然接二连三的出现了惨无人道的奸杀案。当地的朴警官成为了此案的主要负责人。而随着受害者的不断出现,杀手的踪迹似乎变得非常诡异。而由于地方环境的恶劣,凶案现场也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而80年代韩国社会种种政治动荡和民心不稳,也再间接上助长了犯罪分子始终逍遥法外的气焰。从首都汉城来的苏警官自告奋勇来到乡下参加这个系列案件的侦破。他的到来也引发了对于办案理念的冲突以及和当地人的人情事理矛盾,让警察内部也十分的不协调。然而凶案却还在持续的发生,所有人都感到这巨大的精神压力。。。

 

            

 

     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到90年代是韩国整个社会的过渡时期,在六、七十年代开创了‘汉江奇迹’的朴正熙将军(总统)遇刺后,其手下的干将全斗焕最终通过种种残酷的政治斗争,继承了其政治衣钵。虽然从经济发展和国际影响来说,整个八十年都是韩国及其引以为傲的时代,不但在经济上他们彻底压倒了北方‘兄弟国家’--朝鲜,更是成功的举办了1986年的汉城亚运会和1988年的奥运会,国际影响力达到了过去从来没有的水平!可朴正熙执政时期重视经济发展,却打击民主活动的骨子并没有被全斗焕政权给予纠正,而是出现了不少潜在的加码现象!正是在这个最好也是最坏的时代背景下,《杀人回忆》中的普通乡下小镇也被恐怖的命案推动着一步步艰难前行。朴少曼警官(宋康昊扮演!)贯彻着农村地方警察一贯的粗野作法,动不动的暴力逼供,制造假证据来控制破案进程,甚至直接凭感觉制造冤假错案。地方法治不健全加上警察系统内部的急于求功体制,造成了上命下行的不对应!再加上如同搅屎棍般存在的媒体记者渲染,也从另一方面助长了地方警察的这种乱断案的风气。但正所谓有弊也有利,虽然朴警官的做法受人诟病,但其对于犯罪分子嫉恶如仇的态度,已经多年基层工作所锻炼出的敏锐和高效的风格,在电影后期的办案中也得到了很大的肯定。而与其相反的是来自首都的苏警官(金权相饰演),其强调证据合理性以及线索重要性的态度,更加符合现代警察的办事风格和要求,并且也更等同于我们普通观众心中的‘理想警察’!因此两种办事风格和两个不同秉性的人碰撞在一起,自然成了电影最刺激的火花。和很多人预期的互相争辩或者互相较劲儿不同,朴警官和苏警官虽然矛盾对立,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着案件调查,虽互相参与对方办案时,脸上都写满了蔑视和不快,可对于案件的侦破力度并没有因为彼此的不合而影响!从这一点来说,双方都是‘合格’的警察!

 

           

 

     就像电影《无间道3》中陈道明饰演的沈澄说过的一句话一样:‘有时候不是人改变了事情,而是事情改变了人’。。。社会上的问题和国家的大环境,有时候确实会造就特殊甚至极端的社会习气。《杀人回忆》中朴警官随意制造理想状态中的犯罪现场,而身边的乔警官肆意的对犯罪嫌疑人大打出手,甚至动用种种虐待的手段逼供。这在被军政府统治时期的韩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现在也未必能够得到彻底杜绝。。。)。缺少足够的调查手段和科学根据,制造宣传噱头却是五花八门,警察部门对于制造破案奇功的心态,甚至比对付犯罪分子还上心!当电影中原警察局长带着办案警官在记者的摄影镜头前‘搔首弄姿’时,所有观者都会被深深感到恶心和反胃。这就是在形式主义大环境下国家机器的丑恶嘴脸。同样,当愤怒的情绪已经充满了代表着科学办案派的苏警官的内心时,这个一向强调罪证优先,反对刑求的‘文明’警察,却做出了拿枪险些杀死嫌疑人的行为。而这甚至比一向被他鄙视的乡村警察为代表的朴少曼警官的野蛮执法,更为让人毛骨悚然!此类来自特权阶层的青率执法甚至可比草菅人命!我想除了电影中关于女学生被杀的残酷现实摧毁了苏少允的行为约束力外,社会中滥用执法权和缺少监管的执法行为也的确潜移默化影响了他(电影后期有明显的对白交代),以及身边的每个人。。。哪怕连观众都很难在面对电影中最大嫌疑人朴兴圭的气质时冷静面对!可法律终究要服从现实的依据和科学的论断,不能容许我们恣意妄为!而这也给了电影高潮戏份中一贯粗暴执法的朴警官按下苏警官数次举起的枪口时,那种来自法律大于情感时的端正执法者心态!这的确是我们需要的警察和法律捍卫者!即使我们内心都充满了疑惑、无奈甚至愤怒。。。

 

           

 

     奉俊昊的《杀人回忆》与其说是对于一个特殊历史时期下极端案件的‘演义’,不如说是一部对走过那个矛盾年代的韩国民众记忆的集体回忆。南北关系紧张导致的各种防空演习和焦虑的民主情绪,非重点大城市所出现的法律空白,已经缺失安全感的社会氛围及所导致的高犯罪率。长期以来韩国男权当道的‘大男子主义’社会下,女性往往成为性暴力犯罪受害者的事实。而政府对于国家机器管理不善,造成的资源分配不均(需要用政府资源时,永远不够或者没有),更是加深了种种问题的反复出现。也许在时下的韩国,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可是社会的焦躁和矛盾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彻底改善的。。。而说的更可怕一些,那个逍遥法外的杀手可能同样坐在电影院里去观看着此部电影,而完全可以不用顾忌法律追诉问题(因为案件已经过了追诉期。。。)。法律保护了那些电影中犯罪嫌疑人的尊严,但同时也因为自身的限制保护了潜在的真凶,这实则是个对于‘公理’二字的莫大嘲讽。而更多的则是无奈!《杀人回忆》通篇节奏流程,令人佩服的是电影所有的细节交代合理,少有没价值的段落或者台词,在连贯而又紧张的剧情下,作为一部犯罪悬疑类电影,本片显示出了极高的完成度!由于剧情设置和人物布置的合理,电影最大程度保证了演员的发挥和表演的契合性。宋康昊和金权相的表演都让人忘记了演员自身特征的存在,而完全看到了戏中警察应有的性格、样貌以及举止行为,令人动容!

 

         

 

      岩代太郎为本片带来了金子般的配乐,舒缓而又充满阳光的主旋律配上电影中出现的金色农田,仿佛让我们置身在一部风光电影之中。可同时联想到犯罪分子令人无法容忍的害人行为,和那在美丽农田中发生的种种暴行,这巨大的落差和心理冲击至始至终冲击着每一名观者的内心!片尾处点睛之笔的小女孩和早已不是警察的朴少曼的对话,更是让所有人内心发凉。就像我们站在曾经发生着那些可怕事件的土地上,重新去回忆那些让人心碎的点滴时。也许某个相貌平凡,但内心却和残暴恶魔相守的‘变态’也在某处回忆着他曾经在这里干过的事情。。。那种凭着直觉或者经验以貌取人的常态化思维,也许真的有一天会促使我们犯下错误。只是错误的轻重程度,我们是否真的有能力承担?!

 

           

 

     估计很少有观众能够怀着和缓且轻松的心态看完《杀人回忆》,因为这是一部充满了痛苦和伤感的电影,即使到了最后一刻,电影也没有给与我们任何希望或者幻想。也许对于这个同样残忍的世界,所谓的希望和幻想本就是一种奢求!可片尾那位纯真小女孩的出现,还是有理由让我们相信也许回忆中的恐惧已经无法避免,但现实中的美好还是值得我们为之珍惜和保护!不要让苦痛的回忆成为记忆的连篇!

 

 

     随着2014年春季韩剧《岬童夷》的热播,近20年前的‘华城连环杀人案’再次被推到了媒体和观众们的风口浪尖上。这宗韩国历史最有名的‘无头’连环奸杀案。因为时代背景和种种蹊跷事件而著名,至今未破!而上映于2003年的《杀人回忆》则是对本案件进行了最优程度的再造和还原,电影虽是一部改编作品,可现实案件本身的令人发指的程度远超出了电影本身的凶残范围!有时候,我们真的希望有些事情不要真因为仅仅是回忆,而被人们逐渐淡忘。。。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24

Trending Articles